李徹臉上露出敬重之色:
“辛苦了,汝乃我奉國之功臣,功不可沒?!?
“殿下!”乙七古井無波的眼神,終于出現(xiàn)些許動蕩。
“不急著說,先歇歇,喘口氣?!崩顝財[了擺手,“來人,給這位勇士賜座!”
懷恩立刻從后方搬來一個座椅,放在乙七身后,輕聲道:
“將軍請坐?!?
乙七哪敢應下,誠惶誠恐道:“不敢當將軍之稱,多謝公公?!?
懷恩微微一笑,沒再說什么。
他雖是閹人出身,但這三年來一直在海軍中打磨,替李徹打理海上雜務,已經(jīng)練出了一身實干之才。
李徹對懷恩報以重托,懷恩自然也會高標準要求自己。
和那些居于深宮中的太監(jiān)不同,懷恩每日和底層海員相處,知道這些人的不容易,自然會更加敬重乙七這樣的底層英雄。
見王爺和他的貼身太監(jiān)都對自己這么客氣,乙七反而有些不知所措,站在那里手都不知道怎么放。
坐是肯定不敢坐的,沒看自己的頂頭上司還站著呢嗎?
好在李徹看出了他的窘迫,開口道:“乙七,給本王講一講倭國的情況吧?!?
“是!”乙七的聲音異常清晰,“島國局勢,確如殿下所料,很復雜......他們完全不如傳聞那般孱弱,反而有些......武德充沛......”
說完這句話,乙七用余光打量向李徹,見他面色沒有變化,這才松了口氣。
“如今我國局勢已然劇變,其國號雖仍稱‘大和朝’,然神器已然旁落,倭國天皇已經(jīng)如同傀儡任人擺布,權柄盡歸‘海部氏’之手?!?
“海部氏?”
李徹眉峰微挑,這不是他第一次聽到這個姓氏。
在密報中,海部氏一直占據(jù)著核心的位置,差不多相當于大慶的頂級世家,而且斷檔第一的那種。
“正是,當主名為海部宗貞。”乙七語氣凝重,“此人出身九州島西海岸豪族,世代以海為生,擅操舟楫。”
“其家族水軍規(guī)模冠絕諸島,戰(zhàn)船非常精良,麾下水兵更是兇悍。”
“約二十年前,京都公卿內(nèi)斗,倭國皇室暗弱,海部宗貞借清剿海盜之名,率其龐大水師直入瀨戶內(nèi)海,以‘靖難勤王’為號,實則兵臨京都城下?!?
“一番‘清君側(cè)’后,朝堂上下被清洗了一遍,倭國天皇從此便深居清涼殿,幾不問政事。”
“如今詔令皆出自海部府邸,朝堂要職,十之七八為其黨羽或親信武士所據(jù)。”
李徹聞,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廝拿的什么劇本?老曹加上judy?
不過也不奇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自家國家發(fā)生的大事件,很有可能在幾千年前大洋彼岸的某個地方,就發(fā)生過類似的事情。
“挾天子而令諸侯?”李徹嘴角勾起一絲冷意,“倒也省事,這個海部宗貞的政權可穩(wěn)?”
乙七語氣中帶著難以置信:“出乎意料的穩(wěn)固?!?
“海部宗貞手段酷烈,但卻極有章法,他廢除了許多世襲公卿的虛職,大力提拔有實績的武士階層,又選定了精干能臣替他為政。”
“尤其是那些忠于他、戰(zhàn)功卓著者,都被他賜予土地和特權。”
“如今島國武士階層勢力大漲,其‘血刀眾’直屬武士團,戰(zhàn)力尤為可怖?!?
“據(jù)說個個悍不畏死,精于刀弓合戰(zhàn)之術,尋常軍士難擋其一合?!?
一旁的張震微微皺眉,欲又止。
乙七的話說得過于直白,如此夸贊敵人的實力,讓張震有些擔心殿下會因此不快。
但他很快就看見李徹不僅沒有絲毫不悅,反而因此陷入了沉吟之中:
“武士崛起......”
這與他前世掌握的記憶相符,武士是倭國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階層,或是說是最重要的也不為過。
武士的崛起,幾乎就等同于倭國戰(zhàn)力的崛起。
“其軍備如何?”李徹又問道,“我記得之前有情報說,倭國那邊在研究火藥?”
乙七身體前傾,聲音壓得更低:“這正是卑職此行探查之重點!”
“殿下明鑒,海部氏對我奉國之火藥術,已非學來,而是近乎癡狂地模仿與精研!”
“卑職冒死潛入其設在九州博多灣深處的秘密工坊,所見所聞,觸目驚心!”
李徹表情一肅:“說細節(jié)?!?
“是!”
乙七組織了一下語,娓娓道來:
“其工坊規(guī)模極大,日夜不息?!?
“有工匠確系為大慶工部火藥坊叛逃之匠人,被奉為上賓。”
“他們不僅成功仿制出大慶所用之火藥,其配比似有改良,威力頗為可觀?!?
“更甚者,他們已能穩(wěn)定鑄造鐵炮!”
李徹微微皺眉,鐵炮就是火銃,只是兩國之間的叫法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