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同樣感到十分的期待和好奇,問道:“是什么點子?”
劉巖連忙道:“說是文獻大成,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于天文、地志、陰陽、醫(yī)卜、僧道、技藝之,備輯為一書……要很多才學之士參與,集舉國之力搜集書籍,需要很多人力,要耗時很久才能做到,但是,一旦做到了,將會是文壇盛事……”
還沒等劉巖說完,李世民已經拍案叫絕。
“妙??!妙啊!簡直妙不可!”李世民激動的臉都漲紅了。
對于大唐的赫赫武功,李世民充滿了自信,覺得也就漢武帝能與他一比,而漢武帝為了遠征匈奴窮兵黷武使得國內民不聊生,而他不但覆滅了東突厥而還吞并了高句麗,而國內依然富庶,百姓安居樂業(yè)。
但是對于文治方面,李世民卻一直有些遺憾,雖然有蘇程這個詩仙一樣的人物,可這榮耀盡歸蘇程自己。
如今蘇程的這個點子簡直絕了,一旦完成絕對是名留史冊的文壇盛事!
甚至李世民都想好了自己名字,就叫《貞觀大典》!
唯一讓李世民感到遺憾的是,蘇程竟然沒有早提出這個點子,而是告訴了李泰,這就讓他感到糾結了。
讓李泰就就藩的話,那他這個皇帝參與的就少了。
但是如果讓李泰留在長安,那就又會掀起儲位之爭。
哎呀,好糾結啊!
長孫皇后卻沒有感到糾結,而是感到十分的驚喜,蘇程提出的這個點子果然不凡,李泰照蘇程這個點子做完之后,絕對能名留青史!
一直原來李泰都表現(xiàn)出了不凡的文采,雖然不及蘇程,但是也備受朝野贊譽,而且李泰也確實很喜歡談詩論文。
最重要但是,這一定能吸引到李泰,能讓李泰有興趣去做,這樣李泰就不會再爭儲,更不會謀反,而且等李泰做成之后還會名留青史,這是多好的一件事??!
等于一下子解決了她心中的擔憂,而且還給了她一個大大的驚喜。
“太好了!太好了!這等于是給了青雀一條出路,青雀一向喜愛談詩論文,一定會這個件事很感興趣很上心,這樣青雀就不會再爭儲了,更不會走極端,而且,青雀做成之后還能名垂青史,這是一舉兩得啊!”長孫皇后喜道。
不管怎樣總歸是自己的兒子,李世民點頭道:“確實是一舉兩得,對青雀來說是好事,對朝廷來說也是好事!”
驚喜之余,長孫皇后對蘇程也充滿了感激,感慨道:“這樣能名垂青史的好點子,蘇程竟然就這么慷慨的告訴了青雀,只為了青雀以后能過的好,說起來,咱們真是欠蘇程良多啊!”
李世民聽了也不由點頭道:“是啊,這次也多虧了他!”
雖然這件事要耗費很大的人力,耗費很多時間,需要很大的名望才能完成,但是對于蘇程來說這都不是事。
蘇程在文壇中本就有名望,而且蘇程也不缺錢,蘇程也那么年輕,只要蘇程發(fā)起這件事,過個十年八年一定能完成,然而,蘇程卻把這個機會讓給了李泰。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