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入宮之前,眾人心里就都已經(jīng)做好了皇帝要派兵出征的心理準備。
房玄齡出列,沉聲道:“陛下所甚是,若是不擊退吐蕃,奪回吐谷渾,那吐蕃在吞并了吐谷渾之后,必定不會安分,隴右怕是從此就不得安寧了!”
程咬金出列道:“哪有被人打了不還手的道理,不但要打回去,還要打的他滿地找牙!陛下,臣請領(lǐng)軍出征,不破吐蕃誓不還!”
“臣附議!”
“臣附議!
……
大唐君臣很快就統(tǒng)一了意見,必須得出兵打敗吐蕃。
李世民沉聲道:“之前我大唐勢如破竹的覆滅了高句麗威震四方,可這次兵敗讓我大唐聲望大跌,尤其是吐蕃肯定會信心大增?!?
“所以,這次出征不只是擊退吐蕃,必須要給吐蕃以重創(chuàng),讓西域尤其是西突厥不敢有非分之想,讓吐蕃也不敢再西進,不敢襲擾我大唐邊境?!?
雖然此次出征遭遇了慘敗,但是無論是李世民還是一眾文臣武將們心里都并沒有因此而喪失信心,相反,他們心里都充滿了信心,對于擊敗吐蕃覺得沒有任何懸念。
不過是之前沒有重視起來,而現(xiàn)在重視起來了而已。
不過,對于擊敗吐蕃一眾文臣武將們都有著種族的信心,但是要重創(chuàng)吐蕃那就讓大家有些頭疼了。
因為吐蕃的優(yōu)勢就是進可攻退可守,一旦戰(zhàn)事不利,吐蕃完全可以撤出吐谷渾退回高原,這樣以來雖然擊退了吐蕃,可是卻難以重創(chuàng)吐蕃。
雖然重創(chuàng)吐蕃是個難題,但是大家倒也沒有退縮,因為這不是皇帝在可以刁難,而是真的很有必要。
若是不重創(chuàng)吐蕃,不將吐蕃個打疼了,那吐蕃人以后肯定還會繼續(xù)出兵攻打吐谷渾。
這一次兵敗的損失對于大唐來說其實不算什么,但是卻給了吐蕃人信心,讓吐蕃人有一種錯覺,覺得大唐也不是那么可怕,他們也有可能戰(zhàn)勝大唐。
所以,已經(jīng)嘗到甜頭的吐蕃人怎么可能甘愿放棄占領(lǐng)吐谷渾?
若是此次出兵能重創(chuàng)吐蕃,那就能畢其功于一役,可以說是再好不過了。
長孫無忌沉聲道:“陛下英明,此次出征朝廷鄭重以待,那就該畢其功于一役,讓吐蕃人再也不敢出兵。”
“臣附議!”魏征沉聲道,既然都要出兵了,那畢其功于一役當然是最優(yōu)解。
“臣也附議!”房玄齡沉聲道。
見文武眾臣都沒有異議,李世民微微點頭,沉聲道:“好,既然眾卿都無異議,那就商量一下該如何出兵,如何才能重創(chuàng)吐蕃!”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