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太近,就導致山民們完全能聽見軍人懶洋洋的在討論昨晚軍營里如何沒睡好,今早還沒吃早飯諸如此類,埋伏在這里一夜的山民在鋪天蓋地般十多發(fā)炮彈以后,無論是因為緊張還是駭然,反正突然就發(fā)動了射擊,好比隔著一條馬路的距離,二三十人的作戰(zhàn)線,突然槍聲大作,再手忙腳亂的扔出燃燒瓶,然后看都不看結(jié)果,立刻撒丫子跑了!
呆若木雞站在路邊樹林前開闊地的軍人后果可想而知,當場傷亡就在七八十人,而且大多是傷員!
而他們泄憤一般朝著這邊陣地的轟炸射擊……其實一個人都沒有了。
足足半小時以后,硝煙混雜霧氣稍微散開的陣地上才被政府軍靠近,小心翼翼的靠近這一陣再也沒有還擊的土包,爬上去目瞪口呆的看著從未看見過的散兵坑!
老實說東南亞軍人自己都很少挖散兵坑,因為懶,熱帶又遍地都有樹木灌木叢、土坑起伏可以利用,為什么還要自己費力去挖散兵坑?
當他們還沒注意到地上那些樹丫有什么用途的時候,又一波噼里啪啦的槍聲和子彈抽打過來!
軍師說,當?shù)谝粨芊鼡粜£牫冯x以后,第二條其他人的防線就盯著之前的陣地,政府軍一定會占領并查看陣地,第二撥就從較遠的百米距離上再來一次攻擊,然后再撤離!
這就是軍隊的特點,軍隊一定會爭取奪下敵方陣地,而這就無形中標明了他們接下來的運動方向,一定會在陣地上停留,這就是巴克要求的第二攻擊點。
要知道,作戰(zhàn)最難的就是揣測敵方的下一個點,區(qū)區(qū)一個山頭,幾十數(shù)百人撒在里面,其實都是很難找的,這可不是軍警抓捕犯人搜山,對方是一支支槍口等著隨時吞噬生命的武裝人員,所以進攻一方其實是很吃虧的。
如何利用好這一點防御優(yōu)勢,盡可能加大殺傷,就是這些****武裝的唯一目的!
這僅僅是一名頭人下面百多號武裝人員就分成好多個小隊層層設防,依次阻擊然后依次后撤!
而其他的頭人相互不交叉幫忙,自己管好自己那邊的山頭,用同樣的方式等待進攻,就可以了。
千余人就能最大限度的制造出數(shù)十條能制造殺傷的移動防線。
整個山區(qū)作戰(zhàn)就活了,再也不是死守某個山口或者樹林山崖的常規(guī)作戰(zhàn)了!
游擊隊嘛,要游起來,才能更好的擊殺對方嘛!
這就是小傭兵公司唯一擅長的作戰(zhàn)模式,幾十個人的規(guī)模而已,再多,巴克也只會把這些人分拆開來如法炮制。
但很顯然,在這個被打破靜謐的早晨,湊效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