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興主動給朱元璋加官,不用問,一定是他又遇上了解決不了的困難。
還真別說,這位郭大帥就是有打爛一把好牌的本事。
前面朱元璋把他救出來,按理說這位吸收教訓,老老實實,休養(yǎng)生息也就是了??伤植桓市牧耍胍獔笠患?。
因此郭子興跟彭大聯(lián)手,想要進攻盱眙,擴大勢力,好壓制趙均用。
不幸的是,郭子興又碰了個頭破血流,損失慘重,手下的兵馬已經(jīng)從兩萬多銳減到了一萬多,別說跟趙均用比,就算孫德崖都比他強了。
郭子興充分詮釋了四個字:人菜癮大。
高光時刻誰都有,或許奪取濠州,就是他的人生了,從此之后,就是一副江河日下的狀態(tài),救都救不過來。
朱元璋也想開了,他懶得替郭子興擦屁股。
自從上次救命之后,他已經(jīng)不欠郭子興的,想靠著一個官職,就讓他賣力氣,那是小瞧了他朱元璋。
“鎮(zhèn)撫使的官職愛給不給,咱們現(xiàn)在就以鎮(zhèn)守使的名義發(fā)號施令……先生以為如何?”
張希孟大喜,急忙點頭,給朱元璋豎起兩個大拇指,“主公這辦法絕了!其實鎮(zhèn)撫使這個官職,兩宋之間設立了不少,總攬一地的軍政財權,相當重要。岳武穆就當過通、泰鎮(zhèn)守使。主公現(xiàn)在占據(jù)了定遠,已經(jīng)是一方之主,正好以鎮(zhèn)撫使號令治下,順理成章?!?
張希孟覺得向彭大和趙均用那種急不可耐地稱王,絕對不行。
但是總是九夫長,也太卑微了。別人一問,官職是什么?就說是九夫長,能張開嘴嗎?
換成鎮(zhèn)撫使就很妥當,老朱也是這么想的,君臣兩個一拍即合。
只是張希孟很快意識到,別看只是個鎮(zhèn)撫使,卻是標志著老朱要構(gòu)建自己的文武班底,開始正兒八經(jīng),爭雄天下。
說是驚天動地或許過了,但是注定會載入史冊的。
或許別人不清楚,但是張希孟卻是把握十足……任何團隊,都不免論資排輩。
在老朱這里,也是一樣的。
誰是資歷最深的?
毫無疑問,張希孟排在第一位,湯和也跟著朱元璋一起守衛(wèi)開封,傲視其他眾人。剩下的費聚,還有老朱親自招募的徐達等同鄉(xiāng),差不多屬于同一個檔次,算是原屬股東,李善長也能勉強擠入這個行列。
可是除了這些人之外,其他人再想占據(jù)一席之地,那就難上艱難了,非要立下無與倫比的功勞才行。
實際上常遇春就是這樣,他還沒有加入老朱的集團,毫無疑問屬于資歷稍淺的,但是對不起,誰讓人家能打,常十萬的威名,誰人不知,所以他也能后來居上。
倒是那位在民間聲望極大的劉伯溫,直到朱元璋渡江之后,才歸附過來,根本沒法同李善長叫板,二者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建國之后,李善長是國公之首,劉伯溫是伯爵之末……兩個人差了整個爵位列表,也不知道是怎么斗得你來我往的?
只能說一些作品,連基本的常識都不顧了,人家才是真正的爽文模式。
“主公,臣以為這一次封官,干系重大……該怎么安排官職,可萬萬馬虎不得。這事情還要主公親自定奪?!睆埾C险J真建議。
老朱面色凝重,他也明白張希孟的意思,可老朱眉頭緊皺,為難道:“先生,你讓咱去蓋打印,均分田畝,這事咱不怕苦??墒亲屧廴蚊奈?,安排官職……咱也不是不會,就是怕貽笑大方。這樣吧,先生擬個方略出來,咱們再商議?!?
朱元璋不怕苦,不怕累,可是制度設計卻不是那么簡單的。按理說李善長也能做這事,可朱元璋怎么會放心交給李善長?
還是張希孟貼心!
“既然如此,臣就勉為其難吧!”
張希孟接下了這項沉甸甸的任務,消息不脛而走,朱元璋的部下們都忍不住想要窺探消息,看看自己到底能得到什么職位……
悄然之間,朱元璋手下的兵馬已經(jīng)過了三萬之多!
膨脹速度相當驚人。
而這些部下,也分成了好幾個派系……最早的濠州舊人,跟著朱元璋到了臨淮鎮(zhèn),他們就屬于臨淮系,跟著朱元璋最早,戰(zhàn)力強大,裝備精良,屬于核心。
然后就是老朱親自招募的老鄉(xiāng),他們數(shù)量雖然只有幾百人,但卻是老朱的心腹,核心中的核心。
在這兩波人之外,就是驢牌寨的降兵,還有橫澗山的降兵,他們數(shù)量最多,超過了兩萬,再加上分田之后,主動投軍的青壯,使得老朱的總兵力超過了三萬五千人。
光是看這個數(shù)字,就足以讓只剩下一萬多人的郭子興汗顏慚愧了。
過日子還要想老朱這樣,越來越強大才行。
只是人馬多了,人心就變得復雜了,如果沒有一整套妥善的管理體系,任由下面亂下去,那再多的兵馬,也無濟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