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成吉思汗不是圣人,那元朝法統(tǒng)何在?一百年間,無數(shù)儒士,又在干什么呢?侍奉昏君嗎?
朱銘的鬢角流下汗水,斟酌再三,這才緩緩道:“上位,宋運既終,天命真人,降于大漠,入主中原,以為天下之主……如此看來,成吉思汗,世祖皇帝,皆是圣人。只是子孫不肖,昏聵無能,以至于江山淪陷,社稷崩頹,豪杰并起。上位,上位便是當(dāng)世圣人!”
朱元璋聽到這里,終于忍不住哈哈大笑。
這話雖然勉強,但到底還能說得通。
“誠如是,咱只要糾正元廷弊政,開一朝新局,不在話下了?”
朱銘立刻點頭,甚至是長出一口氣,總算到了他擅長的領(lǐng)域了。
“回上位,來之前,小人反復(fù)思量,給上位提出了一些建議……上位應(yīng)當(dāng)親賢臣,遠(yuǎn)小人。廣開路,察納雅。尤其是愛惜民力,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敬天法祖,勵精圖治。不需數(shù)年之功,必定能一統(tǒng)宇內(nèi)!”
朱元璋哈哈大笑,“說得好!咱請問先生,誰是小人,誰是賢臣?你不妨說說看?”
朱銘這下子都傻了,我就是那么一說,你怎么能直接詢問???
給我多大的膽子,我也不敢誹謗你手下的文臣武將,要知道我現(xiàn)在還是個白丁,萬一惹惱了對方,不是要了老命!
“上位,我,我……”
朱元璋擺手,打斷了他,“你也不要說了,咱就問你,張希孟如何?”
“這,這個……”朱銘支支吾吾。
朱元璋繼續(xù)道:“他早早追隨咱,幫著咱運籌帷幄,籌謀大計,能有今天,他居功厥偉,你說,他算不算賢臣?”
“算!”
朱銘咬著后槽牙說,能不算嗎?
老朱笑道:“那他不敬孔孟,尤其厭惡理學(xué),主張重新闡釋綱常,他還認(rèn)為,天下到了今天,讓蒙古人入主中原,歸結(jié)起來,都是士人之過……這也算是賢臣?”
朱銘額頭的汗珠已經(jīng)連成片了,鼻子上的汗水都流淌下來了。
他的心怦怦亂跳,難以平靜。
張希孟這人是很讓士林撓頭的。
要說他的能力人品,絕對沒有問題,甚至是清廉這一塊,也無可挑剔,加上張希孟的出身,本來他該成為士林在朱元璋身邊的代人。
相比起李善長來,張希孟的優(yōu)勢太多了。
可偏偏就是這么個完美的人物,竟然處處跟孔孟之道對著來,尤其是出手就挖程朱理學(xué)的根。
外人也就是罵罵而已,可是張希孟出手,哪一下不是捶到命根子上?
光是一個均田主張,再加上對女人分田,入學(xué)等事情的肯定,就把綱常倫理拆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搖搖欲墜。
君臣、父子、夫妻……張希孟已經(jīng)解決了大半,現(xiàn)在就剩下一個君臣,如果再讓趙構(gòu)跪下,真的就全都完了。
這是背水一戰(zhàn)!
想到這里,朱銘只好跪倒地上,磕頭作響。
而后抬起頭,仰視朱元璋。
“上位,天子乃是九五至尊,口含天憲,為萬民之主,至尊至貴,縱然宋高宗皇帝有錯,也不該跪在臣子墳前,如此則綱常顛倒,后患無窮!”
朱銘頓了頓,又道:“小人知道,上位雄才大略,固然不會擔(dān)心這些,但是還請上位替后世子孫思量???”
“怎么講?”老朱淡淡問道。
“上位,這還不是顯而易見?有了前例之后,就會有人居心不良,欺君犯上,若是有朝一日,他們以此脅迫天子,又該如何?”
朱元璋竟然點了點頭,“也有你這么一說……對了,那要是朱夫子的理學(xué),便不會脅迫天子了嗎?那又何必有天人感應(yīng)之說?”
朱銘頓時目瞪口呆,跪在地上,盯著眼前的地磚,呆呆不動。
一個朱元璋或許不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朱元璋讀書有文化了……無錯閱讀,請訪問手機請訪問:
樂文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