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被打得很慘,不過聽他以前騙過不少人,我倒是有心把他收到麾下,就是這人嘴太臭,我也喜歡聽人吹捧……這點我和大哥是一模一樣的!”
“別放屁!我跟你不一樣……別廢話了,你去告訴他,只要接下這差事,并且能辦好了,我許他一個三品前程!”
朱英怔住了,三品啊,要不我去吧?
無奈何,面對張希孟的恐怖眼神,這小子乖乖去了。
張希孟喜滋滋抓起了釣竿,奔著山溪,樂顛顛去了,一路上還在哼著小曲,心情著實不錯。
關(guān)先生,破頭潘,張定邊,毛貴……這幾位個個都是渾身油脂的大魚,能釣來一條,就受用無窮啊!
釣魚之樂,其樂無窮??!
張希孟在這邊隨意落子,卻不知道,千里之外,已經(jīng)是風(fēng)云涌動,波瀾乍起……毛貴在占據(jù)山東之后,除了建立軍屯,還設(shè)立了行中書省,自認(rèn)平章。
隨后他又設(shè)立了元帥府,萬戶府,總管府……等于一級一級,把治下納入軍事體系,安排官吏,選拔人才,分兵駐守,配發(fā)印信,制定規(guī)則。
這一套下來,山東的治理體系,竟然比河南還要完善。
人稱“小朱元璋”,還真是實至名歸。
而毛貴本人,他也有意無意,效仿老朱。
他本是趙均用部下,當(dāng)初趙均用南下,結(jié)果被朱元璋全殲,彼時毛貴不愿意和老朱開戰(zhàn),又不想擔(dān)背主的罵名,竟然提前投靠了劉福通。
試想一下,如果早早投靠朱元璋,又會怎么樣?
毛貴也不知道答案如何,但是他清楚一點,這些年朱元璋風(fēng)生水起,開疆拓土,治理地方,都相當(dāng)了得。
尤其是朱家軍頒布的公文政策,更是深受毛貴的推崇。
比如他的均田令,就是抄襲張希孟在渡江之后,最終確定的版本,只是在稅率上,稍微調(diào)整。
其余的士兵待遇,陣亡將士撫恤,地方的法規(guī)……毛貴干脆直接改個名字,就發(fā)下去了。
更有甚者,連名字都沒改,或者印著華夏吳國紀(jì)年,堂而皇之發(fā)了下去。
人稱小吳王,也是有調(diào)侃的成分。
而張希孟有關(guān)華夏三次興起的文章,還有批評宋高宗的文章,全都擺在毛貴的案頭,他反復(fù)觀看,幾乎每個字都記在心里。
主政一方的他,太清楚這些東西的價值了。
就在前不久,嶺南之行的祭文送給了劉福通一份,毛貴想盡辦法,弄了個副本,放在了自己手邊。
“雄文,雄文來了!”
毛貴喜得搓手,待到他一頁頁讀下來,渾身毛孔打開,魂兒都飛了出來……妙啊!
至元四年,彭瑩玉起事,至正十一年,韓山童劉福通舉起義旗,至正十二年,郭子興起義……得多好啊,我們明明是紅巾義軍,自元朝建立,義軍就抗?fàn)幉唤^,前赴后繼,宋室雖亡,人心不死!
我們這些人才是真正的華夏正統(tǒng),不屈不撓,不計生死,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如何非要認(rèn)什么大宋,給趙家當(dāng)奴才,羞死個人!
像朱元璋這樣,自立道統(tǒng),重開乾坤,豈不比拾人牙慧要好得多?
而且朱元璋能發(fā)出這種文章,必然是內(nèi)部整合完畢,上下一心,只等積蓄實力,北伐中原,驅(qū)逐胡虜……他們走的可比我們穩(wěn)妥多了。
毛貴是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在當(dāng)下,聰明、正直、尊宋,三者最多取其二。
毛貴很聰明,文武全才,也很正直,他同情底層百姓,主張鏟除豪強,授民土地……這樣的人,如果認(rèn)為朱家軍做錯了,是欺君罔上,悖逆綱常,那才是腦子壞了呢!
毛貴深思熟慮之后,決定給劉福通上書,建議劉福通也采取類似措施,不要把趙宋當(dāng)成招牌,畢竟趙宋已經(jīng)臭了,高高舉起,聚攏不來人才,只能招惹一堆蒼蠅。
毛貴得很對,可惜的是,晚了那么一點點。
就在張希孟送給劉福通的金陵群賢之中,有十幾個人到了開封,聯(lián)名上書,建議劉福通祭祀孔孟圣賢,恢復(fù)華夏衣冠,收拾中原人心。
這一手似乎有點針對元廷,可又有那么一點,針對朱元璋,針對他們在白鹿洞書院做得那些!
劉福通稍微猶豫,覺得也不錯,畢竟祭祀孔孟,比起宣揚明王降世,還是要先進(jìn)很多。
劉福通宴請這幾個人,果然隆重祭祀……沒過幾天,下面就有人上書,平章毛貴,在山東搶奪孔家田產(chǎn),私自分給刁民,辱沒圣賢,其心可誅。
隨即又有人上書,歷數(shù)毛貴種種做法,指出此人名為大宋臣子,實則是朱元璋走狗,他的所作所為,全都效仿朱元璋,用心險惡。如果不能盡早處置,久后必為心腹大患,只恐變生肘腋。
一句話:請誅毛貴!
劉福通怔住了,毛貴是三路北伐大軍中,成果最大的一個,堪稱他的左膀右臂,自然不能輕易撼動。
而這幫歸附過來的忠臣義士,似乎也不能不當(dāng)回事,劉福通干脆選擇了鴿子的戰(zhàn)術(shù),鴿一陣子,也就是了。
可他哪里知道,越是不表態(tài),那幫人就覺得他果然心生懷疑,只要加大力度,就能鏟除毛貴。
敢朱元璋,我們斗不過朱元璋,還斗不過你嗎!
伴隨著金陵群賢的到來,韓宋的內(nèi)斗,如期而至……
樂文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