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宣布登基詔書之后,隨即冊封馬氏為皇后,朱標(biāo)為太子,觀禮百姓依舊恭賀皇后,恭賀太子,山呼海嘯,絲毫不曾降低半分。
朱家三口人,臉都漲紅,包括朱標(biāo),也是瞪圓了眼珠,傻傻看著,備受震撼。
張希孟隨即宣布,暫時休息,前往觀禮臺,等候閱兵。
得到這個命令之后,百姓們有序前往御街旁的兩個巨大的木質(zhì)高臺,也先帖木兒,鄒普勝,劉繼祖,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員,都被安排在了相應(yīng)的位置上。
令人意外的是,在觀禮臺的角落里,竟然還有兩個人,兩個人被很多人都忽視的人。
郭天敘和張?zhí)煊樱?
沒錯,就是郭子興的寶貝兒子和小舅子。
彼時郭子興死后,劉福通曾經(jīng)想利用倆人,惡心老朱,結(jié)果張希孟直接把倆人送去了戰(zhàn)俘營改造,連點水花都沒有掀起來。
按照道理來說,那么多人在戰(zhàn)俘營都悟道了,這倆在戰(zhàn)俘營這么多年愣是屁的道理沒想通,也不老實干活,更不好好改造。
讀書也不行,就連登臺演戲也不愿意干。
就這個表現(xiàn),估計在戰(zhàn)俘營一直待到死,都不會龍場悟道了。
但是出于對昔日老人的照顧,張希孟還真給他們倆發(fā)了請?zhí)?,讓這倆人過來觀禮。。
這倆貨見到人山人海,氣勢如虹,先就矬了半截。
當(dāng)朱元璋在簇?fù)碇拢簧砣盅b,登上奉天門之上,俯視下面的時候,這倆人只覺得渾身酸軟,幾乎跪倒。
朱元璋講了什么,他們是半點沒聽見。
只剩下一個念頭…真天子也!
這個朱重八…是朱元璋……是圣上!
真不愧是圣君雄主,當(dāng)真威嚴(yán)蓋世,皓月當(dāng)天,當(dāng)初他們想什么呢?非要跟真命天子過不去,簡直是自取滅亡,自尋死路。
兩個人滿心惶恐,戰(zhàn)戰(zhàn)兢兢,當(dāng)發(fā)現(xiàn)其他人都跪倒,山呼萬歲的時候,這倆貨慌忙跪倒,喊得比誰聲音都大,屁股高高撅起,臉上寫滿了惶恐和諂媚。
生怕老朱跟他們算賬,但是又隱隱期盼著,假如老朱能念在昔日的情分上,賞他們一官半職,那就再好不過了。
說到底,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道理的,總有那么一些人,你講不清道理他們只敬畏強者,只要你足夠強,他們就會迫不及待跪下來,竭盡所能討好,期盼著能分到一杯殘羹冷炙,就歡天喜地,倚仗權(quán)勢,轉(zhuǎn)頭去欺負(fù)別人了。
針對這么倆道德真空的貨,如果不出意外,他們是別想從戰(zhàn)俘營出來了,繼續(xù)改造去吧。
相比起這倆貨,也先、雪雪、別不華,納哈出,這些人高談闊論,開懷大笑。
“我敢說這一定是張相的手筆,歷來天子登基,或是祭告天地,或是尊奉遺詔…唯獨我大明天子,向萬民布告,聚天下民心,登臨帝位。堂堂正正,,無過吾皇!”
聽著也先的話,不遠(yuǎn)處的劉繼祖感嘆道:“果然,我們都是大明的子民,想想當(dāng)年,真如夢境一般…我可告訴你,陛下從小就果敢勇毅,聰慧孝順,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大家伙談笑風(fēng)生,在這里沒有了漢人、蒙古人、苗人的區(qū)別,有的只是大明子民。值得一提,在觀禮臺上,還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女人,占總?cè)藬?shù)的一成以上。
沒錯,朱元璋這個皇帝,把機會留給了女人,面對臣民,做到了一視同仁。而在他的登基大典上,女人也在其中,還占據(jù)了相當(dāng)比例。
這里面有女工,有學(xué)生,有官吏……她們衣著華麗,落落大方,站在觀禮臺上,絲毫沒有怯場,也沒有故作媚態(tài),不卑不亢,果然是大明的巾幗玫瑰!
不論男女,臉上都洋溢著喜慶,勃然的朝氣,誰都能清楚感覺到。這不是那種篡位奪權(quán),靠著欺負(fù)寡母建立起來的朝代。
也不是靠著武力,鐵蹄踐踏,尸山血海,建立起來的國家。
這是個全新的朝代,擁有強悍的武力,卻連敵方的高官大將都沒有殺戮;這是個反對世家,否定儒者的朝代,但是最普通的士兵百姓,甚至是女人,都有讀書的機會。蠻夷在這里得到了教化。
雖然天子高居九五,堪稱天下一人,至高無上。
但是這個天子依舊要敬畏民心,要履行對百姓的承諾。
總而之,這是個有著很多奇怪之處的國家,同前面的歷朝歷代,都不相同。而偏偏這些異樣之處,竟然能和諧共存,融為一體,絲毫不顯得突兀別扭,仿佛一切都是那么順理成章。
做對的事情,未必就一定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有太多改革家走著走著,就把自己變成了孤家寡人。
這些人錯了嗎?
貌似很難說。
不過人亡政息,倒是很常見的事情。
張希孟比那些人運氣好的是不光遇上了朱元璋,而且還趕上了一個制定規(guī)則,一張白紙,從頭開始的好時機。
從最根本的理念開始,衍生出種種政策。
隨后又追溯歷史,闡發(fā)過去,展望未來…從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完成了國家的構(gòu)建。
這倒不是說沒有這些東西,就不能建國成功。
只是缺少了這些東西作為潤滑劑,國家不免磕磕碰碰,弊端叢生。猶如失去了潤滑油的汽車,嘎嘎作響之余,能跑多久,就看天意了。
元朝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胡虜無百年國運,他們的日子沒有多久了。
靠著察罕帖木兒等人的地主武裝,尚且能擋得住韓宋北伐,雙方殺得有來有回??墒敲鎸χ竺鞯谋R,元朝又能撐住幾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