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者本身都有雄厚的實力,劉秀和李唐,是借助人家的力量,才得到天下的。
可朱元璋不一樣,在歸附老朱之前,淮西諸將,不過是鄉(xiāng)間農(nóng)夫罷了,要不是老朱,他們什么都不是。
正因為如此,朱元璋才可以肆無忌憚。
當然了,在這一堆人里面,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張希孟!
“你爹確實天下奇才,咱們走到今天,他幫著咱規(guī)劃了道路,夯實了基礎(chǔ),軍心民心,有一大半,是他幫著咱爭取過來的。更為難得,你爹不像一般從龍功臣,收買人心,拉幫結(jié)派。他聰明機敏,又淡泊名利。能遇到你爹,是咱的運氣。”
老朱笑呵呵拍了拍張承天的頭,“你小子可要好好學(xué)令尊的本事?。 ?
張承天只能勉強苦笑,“陛下,臣是想學(xué),就怕臣的腦力不夠,讓我爹笑話?!?
老朱笑道:“怕什么?笑就笑唄!你當他私下里不笑咱???沒準這時候,他笑咱識人不明呢!”
張承天連忙搖頭,“父親不會的,他沒有這個膽子的。”
老朱只是大笑,“你啊,還是太小了,你爹的膽子,比誰都大!”
正在這倆人討論張希孟膽量的時候,朱標回來了。
老朱怔了一下,忍不住道:“朝政紛繁復(fù)雜,你跑來干什么?須知道,國事要緊!”
朱標先是跟朱元璋見禮,隨即道:“確實國事緊要,不過父皇這么多年,辛辛苦苦,鏟除辜恩負義的文臣武將,是替孩兒拿下荊條上的棘刺。為的是讓孩兒更好執(zhí)掌江山社稷。多年下來,父皇已經(jīng)是傷痕累累,孩兒居然不知!還請父皇恕罪!”
聽朱標的話,老朱竟然心里熱乎乎的,這孩子終于懂事了,知道體諒父皇!說的話,全都打在了他的心坎上。
不過老朱很快意識到,這不是朱標自己想出來的。
“是太師教你的?”
朱標忙點頭,“確實,除了太師,也沒人這么了解父皇,體諒父皇了?!?
老朱愣了好一會兒,竟用力頷首,感慨萬千。
“自古君臣相得,人們常拿唐太宗和魏征為例。但是咱想來,論起君臣之誼,只怕要數(shù)咱和太師了。”
老朱突然站起,一手拉住了朱標的胳膊,一手拉住了張承天。
小胖子被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他的第一反應(yīng)竟然是掙脫,哪知道朱元璋的手跟鉗子似的,牢牢扣住張承天。
隨后他把兩個手放在一起,“老大,你記著,日后能保你安坐龍椅的,必是這個小家伙,你對他要另眼相看,把他當成朋友,兄弟,就,就像咱和張先生一樣!”
朱標沒有什么說的,連忙點頭,“父皇的話,孩兒銘刻肺腑,不敢忘懷。”
可張承天卻不這么想,他眼珠亂轉(zhuǎn),不時盯著老朱。
心說我可是跟著你當拱衛(wèi)司指揮使的,你把我推給朱標,這算什么?明明能跟著大老板,為什么要跟著老板兒子啊?
沒有道理!
老朱越看張承天的反應(yīng),就越是想笑。
他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老大,你四弟朱棣,膽大包天,無所不為。但他最在乎張庶寧,你知道為什么嗎?”
朱標一怔,忙道:“父皇,張庶寧張師弟雖然年紀小,但他品格高古,一心推行教化,同情貧苦,四弟在他身上,怕是看到了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吧!”
“對!”老朱笑道:“庶寧那孩子,確實能做老四的一面鏡子,讓人不至于忘乎所以!老大,你記著,承天這小子也是你的一面鏡子。你做不了,不能做的事,他會幫你的。相信父皇的眼光,我朱家江山,想要順利傳承,就離不開他!”
朱元璋這話,已經(jīng)把張承天抬到了無以復(fù)加的高度。
“承天小子,好好輔佐太子!”
朱標伸出手,笑道:“張師弟,還望你不吝賜教??!”
張承天面對朱標的手,他瞪大眼睛,繃著臉道:“我可先說好了,現(xiàn)在我還是陛下的臣子,不會幫你什么的。其次,就算我想幫你也幫不了,所以暫時別來找我!”
朱標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父皇,孩兒有點相信您的話了,張師弟這樣子,真和師父有點相似!”
張承天一驚,我爹?他也這樣?
老朱心情大好,“走吧,咱們?nèi)齻€一起吃頓飯……吃完這頓飯,承天小子,你還要去幫著咱打聽消息,可不許偷懶?!?
老朱又對朱標道:“你也要好好整頓官場,改革官制,想來沒有人敢掣肘了!”
(本章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