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永樂朝,南征北戰(zhàn),縱橫天下,萬邦來朝……那時候的大明朝,代表一個比肩漢唐的天下,那么土木堡之后,明軍退守九邊,無法進取,就是從天下,變回了一個國家。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大明的入關之戰(zhàn)!
一戰(zhàn)成功,從此天下無敵,稍微差錯,就要失去十年,甚至是百年良機。
身在應天的張希孟,提起筆,醞釀著情緒,他在寫一篇文章,寫到底要如何構建屬于大明的天下。
此戰(zhàn)之后,北元一掃而光,大明需要規(guī)劃屬于自己的世界,從最頂層設計,一直到普通人在這個體系中的定位,自上而下,都需要有足夠的準備。
張希孟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他現(xiàn)在開始動筆寫作。
只不過在張希孟的抽屜里,還有另一篇文章,那就是一旦戰(zhàn)敗了,需要怎么辦?
莫要灰心,莫要喪氣。
十年準備,再次出發(fā),不破樓蘭,誓不罷休!
好家伙,聰明人都是兩手準備的。
再看朱元璋,他就簡單多了,帶著大孫子,在城外堆肥,忙得不亦樂乎。只是偶爾休息的時候,朱元璋會凝視北方,在腦中一遍又一遍,思索著戰(zhàn)場的情況。
那一刻,千軍萬馬,呼嘯而過。
其實朱元璋很清楚,他早就不適合領兵出戰(zhàn)了。
他一旦動身,就會給自己人,給對手,都帶來巨大的壓力。
要么自己人忙中出錯,露出了破綻。要么敵人提前灰溜溜逃跑,避而不戰(zhàn)。
所以他只能默默關心著,甚至不能表現(xiàn)出任何的急躁,以免影響了前面的將士。
還真是不容易??!
“來,跟著皇爺爺除草去!”
朱元璋抓起朱雄英的小手,祖孫兩個笑呵呵往前走。一個是真的開心無事,一個是裝得若無其事。
關乎大明命運的戰(zhàn)斗,突如其來爆發(fā)。
指揮使章存道率領三千明軍先鋒,在土剌河遭逢元軍突襲,三千人馬,損失過半。
章存道拼命突圍,率領著不到一千人向南逃遁,幸好遇上了晉王朱棡,他領著五千人接應章存道。
“殿下,后面是蒙古大軍,趕快撤退吧!”
朱棡冷哼一聲,“讓我撤,還不夠格!就算是王保保親自來了,我要要從他下巴上薅下幾根胡子!”
朱棡果斷迎擊,他遭逢北元大將賀宗哲的兩萬大軍,朱棡明顯兵力不占優(yōu)勢。
但是明軍果斷沖擊,絲毫不畏懼,一戰(zhàn)下來,賀宗哲留下了兩千多具尸體,倉皇撤退。
隨后王保保率軍親臨,又和朱棡交鋒,雙方互有損失。
“三哥挺有兩下子,居然能和王保保殺得有來有回,我還低估了三哥?!?
朱樉給他一個白眼,“伱目空一切,心里又有誰?別廢話了,接下來要怎么打?”
朱棣笑嘻嘻道:“二哥,你真冤枉我了,接下來我準備增援三哥,然后佯裝戰(zhàn)敗,二哥你領兵接應我們。就這樣,咱們且戰(zhàn)且退,引誘王保保南下。”
朱樉一怔,“老四,你愿意信二哥?”
朱棣嘿嘿一笑,“那就要看二哥愿不愿意救小弟了?”
朱樉深吸口氣,“我還沒有糊涂到蒙古人的程度!”
朱棣爽朗一笑,滿心歡喜……他率領一萬五千人,意在增援朱棡,結果王保保派出一支兵馬,伏擊朱棣。
朱棣兵敗,連累朱棡也不得不退去。
蒙古大軍隨后襲來,朱樉立刻發(fā)兵援救。本來是三王氣勢洶洶,殺向和林,結果變成了分兵作戰(zhàn),各個擊破,讓蒙古人打了個屁滾尿流。
一口氣往南跑了一百多里,這才停下來。
象征著朱棣身份的燕王大纛旗還丟在了路上,成為了王保保的戰(zhàn)利品。
看來真是長生天保佑,我的大纛斷裂,只是提醒加小心罷了,這一次勢必要大破明軍!
憋屈了十多年的王保保,終于渾身煥發(fā)喜悅,仿佛找到了第二春一般。
“傳令下去,立刻分兵包圍,我要把這三個小崽子,留在草原上!”
賀宗哲率領兩萬兵馬,繼續(xù)南下,迂回包抄,王保保主力泰山壓頂。
明軍處境越發(fā)不妙,只能退守一個元廷廢棄的大型倉庫,勉強列陣迎敵。
雙方一連戰(zhàn)斗了五天,蒙古大軍四面圍攻,朱棣三兄弟勉強應付。
王保保甚至讓人打著朱棣的旗號,繞著明軍營地奔跑。
“朱棣小兒已經死了!朱棣完蛋了!”
面對元軍的手段,朱棣不得不在軍營里面奔跑,告訴所有人,他還在這兒,別信元軍的鬼話!
可即便如此,明軍的糧食,尤其是飲水,已經消耗殆盡,甚至有士兵喝馬血解渴!
“藍玉,你這個王八蛋,我們都拼命了,你要是還不成,我,我就只能欺師滅祖,跟你拼了!”
朱棣嗓子冒煙,在心里頭暗罵。
而就在這時候,一騎飛至王保保軍中,此刻的王保保還在喝馬奶酒,看著胡姬跳舞。
或許明天就能擊破明軍大營,活捉三王,重振蒙古雄風!
“不好了,不好了,和林失守,大王全家都被俘虜了!”
王保保仿佛沒聽明白,愣愣道:“你,你說什么?”
(本章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