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看出殯的不嫌殯大的原則,張希孟默然不語,張承天則是把自己蜷縮在椅子上,抱成一個團,只是豎著耳朵聽著。
親自體驗好戲,機會難得,不能錯過。
老朱怒火中燒,就質(zhì)問朱標,是不是崽賣爺田不心疼?要把家都給賣了?
朱標也不含湖,你說皇宮是你的家,可問題是這個家也不光是朱家人住,奉天殿乃是大明舉辦所有重要儀式的場所,無論如何,也不算是皇宮的,既然如此,不然就把賬算清楚,也免得在征稅這塊麻煩。
朱元章急了,能有什么麻煩?征稅就征稅,皇家例外不就夠了?
朱標也反問道,皇家處處例外,以后可怎么辦?你就不怕后人胡來,弄得社稷崩塌?
朱元章氣得沒法子,一轉身,看到了張希孟,老朱看不得他清閑,忍不住怒道:“先生,你說說吧!”
張希孟怔了怔,“主公,你們先慢慢吵,我聽著就是了!”
“不行!”
老朱急了,“咱要你現(xiàn)在就說,這事到底要怎么辦?”
張希孟被弄得沒辦法,只能道:“主公,其實咱們不妨算一算,每年皇宮能分到多少錢,這些錢款又是怎么用的,咱把這事說明白了,臣琢磨著,你們父子都能想通了?!?
張希孟笑容可掬,他真的是看熱鬧的心,因為這事并不復雜……提到了皇宮,很多人都以為是錦衣玉食,吃盡穿絕,富麗堂皇不得了。宮里的妃嬪動不動就本宮如何如何……其實這完全是錯誤的印象。
就拿偌大的皇宮來說,扣掉了前面三大殿,再扣掉皇帝寢宮,去掉太后,皇后,幼年皇子,公主等人住的地方。
能剩下的房舍,和龐大的宮人數(shù)量比起來,就顯得緊張了。
那些所謂三千佳麗,至少兩千九要住大通鋪,跟金碧輝煌的皇宮,完全不挨著。
住的這樣,吃也好不到哪里去,挨餓倒是未必,但想頓頓有肉,那是絕無可能。
所以進宮之后,拼盡全力,往上爬,提高地位……除了為了虛無縹緲的皇帝寵幸之外,還有現(xiàn)實的衣食住行。
能有一間單獨的宮殿,能吃得好,穿得好,能獨占一張大床,還有幾個宮女伺候自己……這些都是非常現(xiàn)實的東西。
或許那些對皇宮尚有憧憬的人,并不相信這些,認為享受著天下供養(yǎng),云集世間財富的皇宮,絕對不會這么拮據(jù),肯定是胡說八道。
但是對于張希孟來說,他主持修訂宋史,元史,宮中的消息知道太多了,他可以很輕易算出來,皇宮到底能有多少開銷……咱就拿公認財政最富裕的大宋來說。
宋朝財政,大約七成用來養(yǎng)兵,剩下的三成,有兩成左右是給官吏發(fā)俸祿,還有一成不到,是給皇宮開銷。
其余的漕運啊,河工啊,賑濟災民啊,只要出了事情,那一年的財政,保證落下虧空,絲毫不用懷疑。
一成到了宮里,那這一成也是幾百萬貫,甚至上千萬,難道還不夠宮里的人大吃二喝,好好享受嗎?
確實不夠。
因為這筆錢首先要辦各種重大典禮,比如過年、元宵、清明、冬至……重要的節(jié)慶,很是花錢。
再有,皇帝圣壽,太后,皇后壽誕,都需要操辦,皇子成親,公主出嫁……這也是要花錢。
還有,要祭天地,祖宗,同樣花費驚人。
最后,由于宮殿都是木質(zhì)結構的,遇上了火災,風災,暴雨,殿宇損毀,這也要出錢。
所以算下來,宮中開支,有七八成都花在了這些事情上。
剩下的那點,能用在日常開銷上面的,還要優(yōu)先供給皇帝、皇后、太后,主要的貴人,皇子公主……試想一下,落到普通妃嬪宮人頭上的,又能有多少?
曹操臨死的時候,就囑咐自己的妻妾,要做女紅,自給自足,養(yǎng)活自己……由此看來,宮廷的生活,絕對不是衣食無憂,閑來宮斗那么輕松。相反,是一大群美女,為了一口肉吃,為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爭得不可開交,那才是正常的生態(tài)。所以夢想著成為甄嬛的,可以醒醒了。
事情落到大明的皇宮,情況或許好點,畢竟老朱的妃子還不算那么夸張,宮人也不多……但是由于年幼的公主皇子太多,同樣開支驚人,存不下什么錢。
前面都是馬皇后想辦法支撐,后來馬皇后把產(chǎn)業(yè)交給了宗正寺打理,這些年算是能穩(wěn)定進賬百十萬貫分紅,可以讓老朱少操點心,但也僅此而已。
張希孟不慌不忙,幫老朱算清楚了這筆賬,朱元章的臉很黑。
“先生,你到底想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