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喊停馬車,推開車門邁下馬車,揮手告辭。
……
尚書府,前書房。
宋巖、宋華祖孫倆并老夫人吳氏都在,連老管家林伯也在。
均面色肅然。
賈琮入內(nèi)請安問好后,徑自問道:“先生,師娘,可是有大事發(fā)生?”
宋巖原本凝重的面色,在看到賈琮后,露出一抹笑意,道:“算不得什么大事,清臣怎么來了?”
賈琮卻未就此作罷,因為師娘吳氏還在抹淚,他正色道:“先生,弟子已經(jīng)不小了?!?
宋巖沉默了稍許,道:“倒不是在瞞你……今日內(nèi)閣廷議,你在江北做布政使的大兄,遷往瓊州當巡撫了。品級雖未升,但也算是進了半步,掌一省之治?!?
賈琮聞,只覺得腦中一道驚雷炸響,瞳孔瞬間收縮如針,面色凜冽!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一個人名:
寧則臣。
看到賈琮霍然驟變的面色,原本還在抹淚的吳氏反倒安慰起他來:“琮兒不要多心,此事和你并不相干,是你大兄在江北不愿行新黨苛法,方落至此境。
再者,自秦設(shè)三郡以降,至此近兩千年,瓊州已成熟地,非復四大流放之地矣?!?
素來慈愛的吳氏不說這些還罷,說起這些,賈琮心里愈發(fā)如刀割般。
他跪地落淚道:“都是學生……輕狂自大,行事不周,方為大兄惹來大禍。”
寧!則!臣!!
宋巖、吳氏等人都知道賈琮是個堅強的,往日里三日歸府閑聊時,也曾談起過在賈家東路院的境遇。
那等慘烈,連宋巖都唏噓不已,賈琮尚且能笑談之。
此刻見賈琮落淚,眾人能想象得到他心中的自責。
吳氏既心疼長子一家,也心疼這個身世憐人的學生,忍不住再度哽咽。
宋巖則皺眉喝道:“你又何錯之有?昨日汝行事,有謀有斷,周密無缺,并無錯處。
再者,終歸到底,是你大兄執(zhí)政之路與新黨迥異,若非如此,誰也不能一手遮天?!?
賈琮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可他也明白,若無他昨日之事,宋巖長子縱然遷官,也絕不會遷往流放之地為官。
這個時代的瓊州,可不是后世的旅游勝地啊!
雖不似秦漢時瘴氣毒蟲縱橫,可是只那終年炎熱的氣候,就能要人半條命。
再加上每年臺風肆虐,一年里倒有八個月都隨時有可能有臺風登陸……
要知道,宋巖長子、宋華生父宋先,今年早過了知天命之年哪……
賈琮好似心頭在滴血。
他從不怕別人對他不好,卻怕別人對他太好,讓他無法報答。
如今卻連一絲報答還沒有,反而連累了先生之子……
好一個寧則臣??!
為了維護他的權(quán)威不動搖,出手便是如此狠辣!
他暫時動不得勛貴,就先拿賈琮的大靠山宋巖來開刀。
這才叫狠辣果決。
這一刀,堪稱雷霆一擊,不但會重新樹立他的無上權(quán)威,也讓賈琮知道了什么叫痛。
更讓賈琮明白過來,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quán)!
今日始知,權(quán)柄之重矣。
看著賈琮木然痛楚的表情,心底仁厚的宋華到底忍不住了,小聲解釋道:“小師叔,祖父大人已經(jīng)決定,讓父親抱病致仕了。
父親身體原本就不好,前些年便有致仕之心,只是朝廷一直不準。
如今致仕,不過從了夙愿,不值當什么的。
斷不會遂了歹人之愿……”
賈琮聞,愕然抬起頭,看了眼宋華,又看向宋巖。
見到賈琮這幅表情,還有臉上的淚未干,宋巖這等老夫子都笑了起來,道:“清臣啊,莫非你還認為,為師是那等食古不化的迂腐書生嗎?
我輩雖須遵儒禮行事,但亦當知世事之難,朝堂之事更難的道理。
若是不知變通之法,在朝堂上,是斷然無法立足的。
再者,正如你之前曾說的那般,實踐,是檢驗大道的唯一標準。
新法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暫且看看也好?!?
賈琮聞,罕見的在宋巖吳氏面前露出小兒姿態(tài),抓了抓頭發(fā),一雙俊秀的眼睛眨啊眨,目光滿是茫然之色,猶自在混亂中……
那您老人家剛才是……
在涮弟子頑咩?
他本就極清秀,再做此姿態(tài),真把吳氏稀罕到骨子里去了。
老太太起身走來,將賈琮從地上拉起,憐愛的用帕子給他擦去臉上的淚,哄道:“真真是可憐見的,這么大點孩子,就受了那么些委屈。
往日里總是小心謹慎,唯恐做差一步,連哭也不敢哭一聲,今日可見是痛到了深處……
都是老爺?shù)牟皇?,他怕你這兩天太得意了去,便想借這個機會,讓你再長些見識閱歷,還說太早得志不是好事……”
賈琮先被吳氏的慈愛感動的有些不自在,直到最后聽罷,才明白宋巖的用心良苦,愈發(fā)大受感動。
賈琮謝過吳氏后,整了整衣冠,大禮拜道:“琮何德何能,能得恩師、師娘如此厚愛!
唯以今日之事為誡,不驕不躁,不輕狂自滿,方不辜負恩師與師娘一片良苦慈心。”
……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