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明的信最終被驛卒取走寄送了出去,承載著黃俊明的期望和囑咐,奔向了遠方的邊疆,而黃俊明又要開始日復一日的道藏編纂生活。
當然黃俊明注定是不能安生的,雖然身在長安,所遇到的事情和任務無非就是那么幾件沒那么幾個??墒沁€是讓黃俊明有些厭煩。比如說現在。
李承乾在聽了黃俊明讓他觀察什么東西吃蝗蟲之后,便時常出沒于林間地頭,看著一只只蝗蟲的最終結局。而現在他認為對于蝗蟲相當的了解了,立即一蹦三條的找到了黃俊明。
仙師,承乾知道什么東西可以消滅蝗蟲了!李承乾稚嫩的聲音對著黃俊明一板一眼的說道。
哦說來聽聽黃俊明對于李承乾所能觀察到的東西不用想都知道。自然并不是很感興趣,很是隨意的回答道。
雖然黃俊明不感興趣,可是對于李承乾來說,這可是相當有樂趣的事情。聽到黃俊明讓他說,立馬神色一正,開口說道:仙師,承乾發(fā)現,青蛙、蟾蜍這兩個長的差不多的東西對于吃蝗蟲可是相當的快的。而且我還發(fā)現青蛙不能離開水源太遠,但是蟾蜍卻能在比較干旱的地方捕殺蝗蟲,除了這兩樣之外,承乾還看到一些小蛇是吃蝗蟲的,還有刺猬,家禽,飛鳥等等等等李承乾掰著手指頭說著,雖然他知道很多鳥都吃蝗蟲可是由于認知度有限只好用等等等等做了代替。
不過仙師,承乾卻也同樣發(fā)現,那些蛇、刺猬、家禽、飛鳥等等的除了吃蝗蟲也吃青蛙。這是為什么呢難道他們不能和平相處么這樣的話他們都去吃蝗蟲,那明年的蝗災豈不是可以安穩(wěn)的度過了李承乾似乎對這些動物為什么互相吃來吃去表示很強烈的不解,而且出于小孩子的天真,更是想讓這些動物和平相處去共同吃蝗蟲,這孩子。哪懂得什么是食物鏈的道理。
黃俊明想了想,隨后達到: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恩對于這老子的話,李承乾這個小孩子還是不能完全理解,連忙問道。仙師您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