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來的,我輕一點噴。”
所有人的動作仿佛是被按了加速鍵,連走帶跑地往外擠。
最早回來的是鐘工,與林見椿在食堂里有幾面之緣,但是僅僅是點頭之交。
林見椿翻看項目資料的動作很快,她甚至能一邊翻看資料,一邊與鐘工閑聊。
“我記得鐘工是西北那邊的?家人也跟著來了北市嗎?”
鐘工點頭,只是臉上熱絡的表情淡了淡,他曾看到過林見椿與李工一起吃夜宵,隔得遠聽不到他們在談什么,但是看他們認真的模樣應該是談論正事。
所以這一次他將項目資料準備好,第一個來找林見椿匯報,原是想看看林見椿能不能給他一點建議。只是沒有想到林見椿一心兩用,還看得飛快,也不知道她有沒有看清他研究的項目是什么。
林見椿合上資料,“我看完了,原來半機械牙化播種機是鐘工的發(fā)明項目。不知道鐘工有沒有興趣為你的家鄉(xiāng)大西北做一點貢獻?”
鐘工毫不猶豫地點頭:“我當然想!那是我的家鄉(xiāng),我做夢都想讓父老鄉(xiāng)親過得好,免受沙塵影響?!?
西北荒漠化問題嚴重,就算是國家重視,從六十年代開始已經(jīng)陸續(xù)開啟大規(guī)模的人工造林,但是人在風沙面前都是渺小的,更何況是那些小樹苗。一批一批種,一批一批被吹沒影。
林見椿草草地在本子上寫下幾行字,她隨手撕下就遞給了鐘工。
鐘工疑惑地接過。
1.履帶式機械播種機。
2.深耕機。
3.深施肥機。
鐘工看了一遍紙,又看了一遍林見椿,他難以置信地道:“林院長,這、這是給我的?”
“嗯,這是我隨便想的適合你的研究方向?!?
鐘工激動地咽了好幾口口水:“可這為什么給我?這隨便拿出一個都是利國利民的大項目……”
“寫在紙上的算是什么大項目?你造出它們,讓它們在西北的土地上服役才是真正的利國利民。”
鐘工握緊了紙,只覺得紙上似有千斤重,但是他的聲音卻依舊鏗鏘有力。
“林院長,我定不負所托。我想跟您申請,明天去西北,回我的家鄉(xiāng),我要將我所學的知識回報養(yǎng)育我的那一片土地。”
“急什么?”
林見椿又撕給鐘工一張紙:“你在北市天天吃飽睡暖兩三年都沒研究出一個新項目,回了西北條件一困難就跟開了外掛一樣什么都會了?”
鐘工火熱的心被潑得透心涼。
不知道為什么,他總覺得又回到了讀書那時候,被老教授訓得跟孫子一樣,還不敢還嘴。
“拿著這張紙去機械廠找劉師傅,讓他帶你去廠里進修半個月,你看看人家的拖拉機是怎么造的。晚上回來,我給你講講這些機器的構造和原理。
別回到了你的家鄉(xiāng)一問三不知,被我嘲笑就算了,還要回去被你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嘲笑,我看你有幾張臉?”
鐘工激動地大聲應了“是”。
“行叭,你幫我喊下一個?!?
_l